安丰塘的简介(安丰塘的简介和历史)

2023-07-31 8:02:10 观察资讯 观察猫

1-堰口镇的镇情简介

堰口镇位于寿县城南21公里处,毗邻神州第一塘――安丰塘。

堰口镇为西乡县辖镇。位于县境中部,距县城5公里。面积136平方公里,人口2万。210国道、堰(口)洋(溪)公路过境。以农业为主,工业有食品加工、水泥、石灰石开采、陶瓷生产等行业。有午子山旅游景点。

寿县堰口镇位于寿县城南21公里处,毗邻神州第一塘――安丰塘。该镇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丰厚,境内河流纵横,土地肥沃,林木葱茏,环境优美,总面积123平方公里,辖32个村委会,3个街道,共有438个村民小组14685户。

年设堰口镇,1950~1983年分属许家巷、梭罗2乡及板桥公社,1984年复设镇。

2-介绍安徽安丰塘景观?

1、孙公祠位于安丰塘北堤的外侧,是古人为纪念创建芍陂的楚国丞相孙叔敖而建的。孙公祠占地面积三千多平方米。

2、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——安丰塘,位于寿县城南30公里处,古称芍陂,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。芍陂始建于春秋时期,原周长有60公里,相传为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,是我国最早的人工水库。

3、安丰塘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城南60华里处的安丰塘水库,古名芍陂(音quèbēi),始建于春秋楚庄王时期(公元前613年~前591年),为楚相孙叔敖所建,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型灌溉工程,至今仍发挥着显著的灌溉效益。

3-安丰塘镇的介绍

1、安丰塘,又称期思陂,为2500多年前春秋时代楚国相国孙叔敖主持修筑的大型水利工程,曾被誉为“世界塘中之冠”,与都江堰、漳河渠、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。

2、安丰镇位于寿县的中南部,由原安丰镇(辖原石集镇、谷贝乡)、杨仙镇(辖原荆塘乡、杨仙乡)合并而成。全镇总面积188平方公里,辖16个村街,总人口1万,耕地5万亩,可养水面8万亩。

3、安丰塘古名芍陂,位于寿县城南30公里处,为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主持兴修,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,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人工水库。

4、截止到2023年暂无资料统计有多少人口。安徽寿县安丰塘镇只是统计了截至2019年末的姓氏人口。为51565人。安丰塘镇,隶属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,地处寿县中部,东与堰口镇、窑口乡隔河相望。

4-安丰塘的介绍

安丰塘在寿县城南30公里处,为四面筑堤的平原水库。古名芍陂,今名安丰塘。芍陂之名,始见于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庐江郡,……沘水所出,北至寿春入芍陂。

安丰塘镇位于“天下第一塘”安丰塘畔,寿县西南30公里处,安丰塘镇十迎路、双安路穿境而过,距煤城淮南市40公里、六安市70公里、距省城合肥110公里,交通便利,水利条件得天独厚。

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——安丰塘,位于寿县城南30公里处,古称芍陂,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。芍陂始建于春秋时期,原周长有60公里,相传为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,是我国最早的人工水库。

安丰塘,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寿县城南三十公里处。寿县,历史上又被称为寿春、寿阳、寿州,曾为古楚国的都城,历史文化遗迹众多,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安丰塘便是其中一处重要的景观。

中国古代淮河流域水利工程,又称安丰塘。位于今安徽寿县南。芍陂引淠入白芍亭东成湖,东汉至唐可灌田万顷。隋唐时属安丰县境,后萎废。1949年后经过整治,现蓄水约7300万立方米,灌溉面积2万公顷 。

发表评论:

标签列表
请先 登录 再评论,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