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格兰打法还是很落后的:英德的人都大块,不可能像南美球员那样,所以必须依靠整体,英格兰足球还是依靠个人的某项能力。像前几届靠小贝的传中。现在靠右路传中。打法太简单。太多的直接传球给前锋,而不是中场过度。
上次两队在世界杯交锋是1990年,在半决赛中,老罗布森率英格兰对撞贝肯鲍尔的西德,双方在120分钟战成1比1,最终日耳曼人在点球大战中获胜,并夺取了那届大赛的冠军。
威廉王子观战英德大战,这是欧洲杯1/8决赛,英格兰对战德国的比赛。威廉王子观战英德大战,这是欧洲杯1/8决赛,英格兰对战德国的比赛。
有人说,“英德大战”是本届杯赛提前上演的准决赛,这很无聊。如果时光回溯到2002,恐怕稍稍贴切,而现在,他们还是两条“病大虫”。
而统一后的德国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成绩,1992年欧洲国家杯得到了亚军;4年后英格兰欧洲国家杯决赛,德国以2:1击败捷克,获得了合并后第一个大型杯赛冠军,而德国和法国亦于1997年4月时成为98世界杯足球赛之超级大热门。
年世界杯半决赛,两队相遇,英格兰一度2-0领先,却被德国连追两球拖入加时,并在加时3-2击败英格兰晋级。
直到1966年,英格兰队才在世界杯冠军数上抹平了与德国的差距。那届在英格兰本土举行的世界杯决赛,堪称英德40年足球恩怨的肇始。
年第八届世界杯足球赛,英格兰打败过德国。90分钟内,英格兰和德国两队2-2战平,进入加时赛。加时赛里,赫斯特一脚怒射,球打在门楣上再反弹下来,无法判断是否过线。裁判吹罚进球有效,但德国人不服。
在伦敦,德国人2-1取胜;在柏林,英格兰人2-1取胜,可谓平分秋色。
让前总统克林顿兴致勃勃冲进球员更衣室演讲“美国精神”,更重要的是,它有强烈“余震”,让传说中的“英德大战”如期上演。
世界第一次大战和第二次大战英德是主要的交战方,二战的时候德国飞机还轰炸过伦敦,所以英媒体简直称这场比赛简直不是“比赛”而是“战争”。可以说英格兰和德国的关系,等同于中国和日本的关系。
德国与阿根廷苦战90分钟难分高下,加时赛仍旧难解难分,眼看即将进入点球大战,年仅22岁的格策横空出世,一个胸部停球,紧接着一个凌空卧射,击碎了潘帕斯雄鹰的冠军梦。
也许正是看到了萨米·赫迪拉能堪大用的特质,在英德大战前 皇马时期(11张)夕巴拉克、弗林斯、博罗夫斯基集体缺阵的不利形势下,主教练勒夫大胆启用了四名斯图加特小将,其中就有年仅21岁的萨米·赫迪拉。
在当时看来,两队的胜负还极有可能左右两国申办世界杯的结果。虽然英格兰本场以1比0小胜,但由于双方都没能走的更远一起打道回府,2006世界杯决赛阶段举办权最终还是花落德国了。纯粹属于比赛场上的恩怨也很精彩。
因为我支持热爱德国,所以凡是反德者就是敌人。不管其它球迷怎么想,在我眼里,荷兰,英格兰是德国的世仇,我永远不会支持这两支球队!!也许有人会说我心胸狭窄,我不会在乎那些的。
:荷兰 对荷兰来说,对德国队的比赛从来不需要动员。正如阿根廷不会忘记在马尔维纳斯海战中的耻辱一样,荷兰也不会忘记二战中纳粹德国给他们带来的深重灾难。
其实相互接壤又发生过战争的国家,互相讨厌是很正常的。德国人也讨厌荷兰人。如果在德国街头看到一辆荷兰牌照的车,稍微有一点开的不好,司机就要开骂了。而且荷兰和德国代表了不同的商业文化和工业文化。
这场比赛简直放大了他所有的缺点,固执、毫无临场发挥、自以为是。德国从18年世界杯开始就走下坡路了,德国该重建了,这种新老搭配在场上感觉不在一个节奏。英格兰的控球串连配合默契,德国战车没机会。
除了讨厌德国的丹麦人和讨厌俄罗斯的芬兰人以外,北欧人对其他欧洲国家的人并不反感。 比利时人——荷兰人和法国人都认为比利时人是**。反过来,比利时人认为荷兰人是一群脾气暴躁的怪B,法国人是一帮傲慢无礼的二B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