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径比赛中,所有赛跑项目(包括跨栏及接力跑)都属于径赛项目。 参赛者的名次是根据其身体躯干(有别于头、颈、臂、腿、手或足)抵达终点内侧之垂直线为止时的顺序决定的。 径赛成绩相同而影响进入下一赛次时,若情况许可,均予以取录,否则应予重赛。
田径比赛的赛道排序遵循一定的规则,以确保公平性。首先,根据预赛成绩进行排名,每个小组的前两名共四支队伍会被分配到7道。剩余的四支队伍则通过抽签来决定9道的位置。以中国队为例,尽管他们在总成绩上位列第四,但如果仅是小组第三,则可能会抽到不利的第9道。
米和200米决赛的道次安排是一样的,都是按照:预赛第一 ——决赛第四道,预赛第二 ——决赛第五道,预赛第三 ——决赛第三道,预赛第四 ——决赛第六道,预赛第五 ——决赛第二道,预赛第六 ——决赛第七道,预赛第七 ——决赛第一道,预赛第八 ——决赛第八道。
米跑在起跑时采用分道方式,赛道被划分为一至八道,每道的起跑线都按照200米的赛道标准进行设定。比赛开始后的前100米,运动员需保持在各自道次上,不得抢道。而在第一个100米之后,有一条特殊的抢道线,这条线上的两个小红旗标志着运动员可以进行抢道操作,只有在通过这条线后才能进行抢道。
标准的400米场地,例如第29届奥运会田径比赛在北京国家体育场。跑进的方向为左手靠内场。分道编号应以左手最内侧分道为第1分道。即赛跑按逆时针方向进行,环形跑道从内向外依次是第1至第9号跑道。
1、全能项目的赛程安排 - 女子七项全能赛程为两天,第一天包括100米栏、跳高和铅球,第二天包括200米赛跑、跳远、标枪和800米赛跑。- 男子十项全能赛程同样为两天,第一天包括100米赛跑、跳远、铅球、跳高和400米赛跑,第二天包括110米栏、铁饼、撑竿跳、标枪和1500米赛跑。
2、规则:800米,起跑是在自己的跑道里,直到运动员通过标志可以串道的分离线才能离开自己的跑道。在小组第一轮比赛中,运动员被排在哪一个跑道上是由计算机自由排列出来的。其后的各轮比赛,跑道的选择依据运动员在上一轮的比赛成绩而定。
3、接力棒必须持在手上,直到比赛结束为止。任何人掉了棒,必须由其本人拾回,且要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,方可越出自己的跑道以拾回接力棒。所有接力赛事,必须在接棒区内完成交接棒。田赛项目包括除径赛项目以外的所有赛事,可分为掷类和跳类。
若参赛的总人数是8人或以下,则每位参赛者应给予6次试掷(跳)的机会。
在400米及以下包括4×100米接力的项目中,运动员应采用蹲踞式起跑。对于犯规两次以上的运动员,将取消其比赛资格。对于全能运动员,三次犯规即取消资格。 在分道跑项目中,如果运动员跑出自己的分道,但没有获得利益且未阻挡他人,通常不会取消其比赛资格。否则,应取消其比赛资格。
田径赛次要规则 400米及400米以下包括4×100米接力的项目,运动员应采用蹲踞式起跑。犯规2次以上者取消比赛资格,全能运动员三次。在分道跑项目中,运动员跑出自己的分道,如没有获得利益,也未阻挡他人,一般不应取消比赛资格,否则应取消比赛资格。
场地和设施规定: 跑道:标准跑道的长度应为400米,由内圈和外圈组成,每个圈都有不同的起跑点。跑道材料需由合成橡胶或其他经国际田径联合会批准的材料制成。 其他设施:跳远和跳高的起跳板、撑杆跳的撑杆、铁饼和标枪的投掷圈等,都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