区域联防:它是由攻转守时,队员退回候场,每人分工负责防守一定的区域,严密防守进入该区域的球和进攻队员,并与同伴密切合作,积极移动,补位、封锁内线,伺机抢断球,用一定的队形,把每一个防区有机地联系起来组成全队的防守战术。
二三联防:主要是防守外围正面和两侧的中距投篮。对于两个底角和罚球区内防守薄弱,进攻方可以通过传接球制造底角3分和罚球线空位投篮机会。而且2-3联防如果进攻方远距离投篮不中后,篮板可能会弹的比较远,对于篮下保护篮板的球员不利,会让进攻方容易抢到进攻篮板,组织第二次有效的进攻。
联防:2-3联防是从最基本的2-1-2联防变形而来,以巩固篮板和保护篮下为目的,并加强了对对方溜底线的防范,外线盲区和2-1-2类似,防止对方从45度插入罚球线和小禁区的盲区。
1、依据防守队员的站位形式,常把区域联防分为2-1-2联防、2-3联防、3-2联防、1-3-1联防及对位联防等几种。其中2-1-2联防是最基本的区域联防。
2、缺点 弧顶一带,限制区两侧和两底角以及篮下是防守的薄弱地区。2-3队形:优点 加强了篮下和底线队员的防守,有利于抢后场篮板球。缺点 限制区两侧和弧顶防守的薄弱地区。3-2队形:优点:加强了外围和远投的防守,可为外线抢断球打反击创造机会。缺点;腹地和两侧、底角是防守的薄弱地区。
3、区域联防的常见阵型:全场区域紧逼、半场区域紧逼和四分之三场区域紧逼。由攻转守时,防守队员都要迅速按分工的防区落位,并就近进行盯人防守。防守时,要以球为主,兼顾盯人,向球移动,控制中区,逼走边角,体现近球区以多防少,远球区以少防多的原则。
4、根据防守球员的站位形式,区域联防可以分为2-1-2联防、2-3联防、3-2联防、1-3-1联防和对位联防等几种。其中,2-1-2联防是最基本的区域联防形式。 区域联防的基本要求 (1)根据球队和对手的特点,合理分配防守区域。(2)由攻转守时,要组织地快速退守,并及早落好防守位置。
-3区域联防战术可对己方内线阵地进行有效保护,其意义在于控制对方强大内线中锋的进攻,减少内线防守队员的压力与犯规次数,这也是在比赛时教练员选择区域联防战术最重要的一点。2-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具有针对性,通过对内线防守的加重,达到控制后场篮板球,提高反击速度。
节省体力且增强防守力:二三联防通过固定人员防守固定区域的方式,能够让球员们在防守时更加省力,同时又能保持较高的防守强度。变化多端,难以读解:这种联防战术不仅防守稳固,而且变化灵活。它可以在需要时迅速转变为盯人防守或站位联防,让对手难以捉摸。
根据区域联防的形式和队员、对手的特点等合理分配防守区域,最大限度地发挥队员在各自防区的作用。(2) 由攻转守时,除积极阻止对方的攻势外,应有组织地快速退守和及早落好防守位置。
优点: 这种区域联防的优点是:加强了篮下和底线的防守,有利于抢篮板球。缺点: 正面及35°-45°角区是防守的薄弱区域。各个位置队员应具备的条件:(图10)突前的④、⑤应是机智、灵活、快速、善于抢断反击和组织快攻的队员。⑥应是身材高大、补位意识强、善于抢篮板球的队员。
3联防的站位是:中锋守3秒区中部,旁边左右底线各站一名防守球员,另外两名防守球员分别位于3秒区的两个顶端附近(接近整个防守区域的45度)。
下图中蓝色点,就是标准的2-3联防。可以看到上线2人分别站在罚球线的2个端点,下线外围2人不出三分线,在三分线里一步进行防守,中间1人则镇守篮下,站在3秒区内。总的来说2-3联防是一个着重相互配合,防突为主适当放远投的战术。
1、总的来说2-3联防是一个着重相互配合,防突为主适当放远投的战术。
2、-3联防是从最基本的2-1-2联防变形而来,优点和2-1-2类似,都以巩固篮板和保护篮 下为目的,并加强了对对方溜底线的防范。图中蓝色4~8号队员组成的阵型即为2-3联防阵型。
3、篮球中的23联防,本质上是一种集体防守策略,强调团队协作而非单人盯防。它主要有站位联防和对位联防两种形式,如果与盯人防守相结合,还可以形成混防。与盯人防守以盯人为核心不同,23联防更注重于切断传球路线,以阻止对手得分。
4、二三联防,说白了就是专门打投篮不准球队的,二三联防主抓篮板,对方投篮,5人立刻回收禁区,守护篮板球。二三联防也适合移动慢,身高比对方高的球队,因为盯人防守,身高高的移动慢的必然吃亏。上线2人主防罚球线及其延长线以上,三分线以里的区域。下线3人主防罚球线及其延长线和三分线以内的区域。
篮球中区域联防的基本阵型主要有以下几种:2-3联防:两个后卫防守距离篮板较远、靠近三分线的区域,而中央近篮板区域由两个前锋和中锋负责看守。3-2联防:三个防守队员在外线,两个在篮下,适合对付外线投篮较准的对手。1-2-2联防:弧顶一人,两翼各一人,篮下两人防守。
依据防守队员的站位形式,常把区域联防分为2-1-2联防、2-3联防、3-2联防、1-3-1联防及对位联防等几种。其中2-1-2联防是最基本的区域联防。
不对。“1-2-11”不属于区域联防的基本阵型。区域联防一般指的是篮球比赛中的防守战术,其中球员按照区域分工进行防守。而“1-2-11”不符合区域联防的基本阵型描述。区域联防的基本阵型是指球场上球员的位置分布,如“2-3”、“1-3-1”等。阵型都有特定的区域分工和防守策略,达到有效的防守目的。
优点 队员分布均匀,各位置队员之间便于协防,便于变换防守队形和控制腹地,有利于抢后场篮板球和发动快攻,它是区域联防的基本形式。缺点 弧顶一带,限制区两侧和两底角以及篮下是防守的薄弱地区。2-3队形:优点 加强了篮下和底线队员的防守,有利于抢后场篮板球。缺点 限制区两侧和弧顶防守的薄弱地区。
站位联防:站位联防是指防守队员根据场上情况,站在固定的防守位置上,形成一定的防守阵型。这种联防形式注重区域防守,每个队员负责防守特定区域,通过集体协作来限制对手的进攻。站位联防可以根据对手的特点和场上形势进行灵活调整,如23联防、32联防等。
1、第二,防守队员要随机应变。防守队员如果使用了区域联防,就要随机变动自己的防守位置。我们每个人都要随着对方进攻队员的变化而变化。如果对方的三分投射能力很强,我们的防守队员就要上前紧逼。我们的区域防守的阵营也要向前推移。我们每一个人都恶防守区域也会变大。如果进攻队员要突破上篮。
2、明确进攻区域联防的基本原则和要求。(2)重点选择1-3-1落位阵型进行进攻。(3)根据防守的阵型和双方队员的具体特点,确定进攻战术方法和球员位置分工。(4)结合区域联防进行进攻练习,注意逐渐提高防守难度。(5)结合快攻受阻转为阵地进攻时练习攻防。(6)在比赛中检验提高。
3、首先是站位上线2人,下线3人。上线2人分别站在罚球线的2个端点,下线外围2人不得出三分线,在三分线里一步进行防守,中间1人则镇守篮下,站在3秒区内。2:二三联防基本是用来防守善突不善投的队伍。上线2人主防罚球线及其延长线以上,三分线以里的区域。
4、联防也就是区域联防,要求5个队员守住自己的区域。(比如2-3联防,就是罚球线两侧各一人,底线依次排列)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防守区域,对方进攻则由较近的两人去防,对方传球就要加快脚步去与另外一人去防,所以可以造成2盯1或多盯一。要求就要脚步快,队友有默契。